邹世发忙于办案,办公桌上堆满了案卷。
信息时报记者
陈引 摄
人物:邹世发,37岁,海珠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
信息时报讯(记者 胡妍 通讯员 杨美满) 初次见到邹世发法官,是在他的办公室,当时他正埋头于审阅案卷。目前,他正在审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涉及1200多名被害人,在他的办公桌上、旁边的地上,堆满了一沓沓厚厚的案卷。
年均结案达300余件
邹世发今年37岁,武汉大学法学硕士毕业。2005年8月,进入海珠区人民法院工作,历任刑事审判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2010年12月起任副庭长,始终工作在刑事审判第一线。
自2007年4月担任法官以来,邹世发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自己经办的每一起案件。扎实的理论功底、谦虚好学的精神,以及审判经验在不断丰富,目前已成为海珠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的骨干力量,年均结案300余件,结案数量始终位居全庭乃至全院前列,并承办了一批重大、复杂案件,多次被评为办案能手、办案标兵,多次荣获海珠区嘉奖,并荣立广州市法院系统个人三等功两次。
为写判决书办公室睡两夜
邹世发介绍,近年来海珠区法院年均受理刑事案件数量约1700件,而办案法官只有5个左右,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加班加点成了工作常态。身为副庭长的他,更是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经常加班。他说,最累的一年是2012年“三打两建”期间,那年他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80余件,期间还承办了一件21人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和一件49人的“酒托”诈骗案件,两案的判决书长达650多页、35万余字。那段时间,他基本上都是在晚上10点后才离开办公室,有两次加班至次日凌晨3点多,干脆就在办公室和衣睡了几个小时。
谈及自己的工作体会,邹世发说,虽然每个法官的办案风格会有不同,但理性平和应当成为每个法官基本的品格,决不能因个人好恶、情绪好坏而导致量刑畸轻畸重。“法律赋予了法官审判职权,我们所能做的而且应当做的,就是在个人的能力范围内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