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魏徽徽 实习生 张珑腾 通讯员 杨晓梅 王婧 马兰 杨美满) 2012年才因犯非法持有毒品刑满出狱,2014年3月又在白云国际机场被查出托运行李中藏了20包毒品,自称当过侦察兵的广州男子曾灼凌翻供,否认贩毒声称被人栽赃,昨日该案一审在广州市中院开庭。指证曾灼凌有罪的最直接证据是一套茶坛内上提取出来的唯一一枚指纹,辩护律师认为提取指纹及鉴定结论不合法,法院传了三个关键证人出庭作证。记者获悉,今后广州两级法院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将常态化进行。
嫌犯曾是侦察兵
事发在
庭审中,曾灼凌翻供,称只是帮朋友阿永捎带茶坛、微波炉和电水壶,不知道里面夹带毒品。他还声称自己有正当职业,坐飞机是要去青岛参加世博会啤酒节。他直言“我当过兵,而且是侦察兵,我也不止一次接触毒品,我很清楚过安检的时候肯定能找到,如果我知道里面有毒品,根本不会也不敢这样拿去坐飞机的。”
法院传关键证人出庭
据悉,能直接质证曾灼凌有犯罪故意的证据只有一枚指纹,指纹是从茶坛内部藏毒部位覆盖的一张锡纸上提取的。法庭同意案件的3名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广州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指纹鉴定专家张警官先被传唤,在庭审现场作证并接受控辩双方质询。
庭上,曾灼凌仍坚称没有打开过茶坛,更不知道里面有毒品。公诉人当庭出示了查获的实物原件微波炉、茶坛,现场打开茶坛内部,将查获指纹的位置指给曾灼凌及律师看。此外还播放了安检检查录像。
目前,该案仍在审理中。
对话
为什么要推进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广州中院刑一庭审判长丁阳开回应,目的在于最大限度释放法庭审判功能,使他们在庭审中把要说的话说明白,要举的证据举出来,要讲的理讲清楚,实现案件事实证据查明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审判结果形成在法庭的效果。
比如鉴定人出庭作证,不再是鉴定意见怎么说,法庭就照样怎么认,同时也较好地保证了控辨双方平等地享有知情权、抗辩权。
哪些案件会出现证人、鉴定人出庭?
广州中院刑一庭庭长万云峰说,以前受条件限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可以有证人出庭作证的,但今后这种出庭作证会常态化。而案件事实和证据清楚、对鉴定意见没有太大争议的,一般就不用传证人、鉴定人或者出示物证。
下一步在刑事审判中将重点推进包括命案、有可能判处死刑的严重刑事犯罪、经过审查认为关键证据存疑的案件、被告人或辩护人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的案件等几类案件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以及实物证据的展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