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法制宣传 ->正文

与网络时代共振的三样法宝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30 04:14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浩荡珠江,奔腾千里,在这里低回漪荡,宛转流连。碧水环绕下,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一个生态岛区,宛如一方翡翠,嵌耀珠江。在这片人文荟萃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优秀的司法队伍,它就是曾两度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多次获得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模范法院的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近年来,这个全国、全省系统老先进,如鲲鹏展翅,闯出了一条科技强院的新路子。

    

法宝一 为发展预留空间

  曾经的海珠法院以名气大,硬件破闻名,2011年该院新审判业务大楼建筑规划时,院领导痛下决心甩掉落伍的老帽子。他们以思想超前五十年,提前铺排留空间为思路,为打造阳光法院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当时全国尚未推广视频法庭、数字法庭,而海珠法院就在审判大楼为各个审判法庭预留各类视频接口和线槽,现在只需安装光缆线就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工程量小,费用低。在审判数据管理系统、庭审直播系统中,也实现了与广州中院数据信息系统无缝对接,降低了自主开发费用,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目前该院已完成三大网络、五大硬件、九套软件、41个数字化法庭支撑的完备信息化体系,实现了审判流程网络化、庭审活动数字化、司法信息公开化的全面建设,在全省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中走在前列,2011年荣立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08工程集体三等功。

    

法宝二 数字化关键在实用

  “信息化建设不在于落成了多少个科技法庭,而在于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实事,为法院工作带来多少效益。海珠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邬耀广表示,信息化建设不能仅仅从采用多少现代技术去看,而应该看它是否在司法事业上发挥了真正作用。

  “你是否看到了盗窃手机的全过程?”“是的,我亲眼看到了盗窃过程,被告人就是那个偷手机的人。这是记者亲历的一起盗窃案庭审,与以往不同的是,两名广州市公安局反扒专业队队员出庭作证,法庭对他们采取了在专设的作证室模糊头像、实时视讯传输出庭的司法保护措施。

  新刑诉法实施后,该院率先出台《刑事案件证人、鉴定人及被害人出庭司法保护实施办法》,充分依托数字化法庭、数码视频传输等多种高科技手段,通过面部遮挡、信息保护等多种方式保护证人身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出庭作证的后顾之忧,提高了证人出庭率。

    

法宝三  科技助推文化建设

  1952年建院至今,海珠法院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如何能让海量的历史图文资料通过院史展这个有限的空间向公众呈现?海珠法院以科技手段破解了这一难题。

  有一幕场景令记者动容——海珠法院院史馆,在投影仪点亮处,一方复原当时借用岭南民居建立起来的审判法庭区,在围护玻璃幕墙上立体呈现。随着院史纪念视频播放,古今交织、视听结合,恍若时光倒回到人民法院的初创年代。为避免印刷品更新慢、无法重复使用的弊端,三个电脑显示屏滚动播放建院60多年来的历史照片:不同历史时期的判决书,法院老干部在文革中下放劳动的场景,干警们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勇于开拓进取的探索和无私奉献的身影在同一个空间中逐一呈现,低碳环保,化繁为简。岁月如歌,唯有海珠法院的为民情怀历久弥新。

  2014129日,50多名海珠区政协委员前来该院参观。区政协副主席黄信仪由衷赞叹:如此设计契合了当今中国司法理念,独特的和韵之美俨然成了海珠法院的新名片,令人赏心悦目。

版权所有 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177号

粤ICP备12040518号-1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试用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