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大桥坍塌揭秘
一个桥墩被撞,为何多段桥面坍塌?
九江大桥是牵引而成,两个桥墩之间并不只有一段桥面,相互之间拉扯保持平衡,一个桥墩断了,就会造成受牵引的多个桥面坍塌,这种设计尽管存在设计缺陷,但在当时的大桥运用非常普遍。
这一撞,为何这么猛?
肇事船满载,顺着汛期的河水前行,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这一击来得不仅迅速而且猛烈。
通航与非通航的桥墩抗力相差甚远,设计上前者更注重防撞,而肇事沙船最大的错误是驶进了非通航水域,撞上了那里的桥墩。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魏徽徽 通讯员 周征远) 说起法官,特别是刑事审判法官,很多人想到的是铁面无私,女法官的柔美似乎为刻板的法庭平添了一丝温柔细腻。广州市海珠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肖燕外表娇小柔弱、却肩挑“九江大桥坍塌”交通肇事等大案要案,工作六年审判犯罪分子2260余人,无一错案无一投诉。光环之外,她是一位单身母亲,有着令人辛酸的往事。近日,肖燕法官向记者披露了九江大桥“豆腐渣疑云”的更多细节。
电脑情景模拟撞桥现场
2010年审理的“九江大桥坍塌”案是多年来肖燕较少遇到的大案,作为基层法院一名普通的女法官,能否胜任该案的审理,曾一度遭到质疑。在确定开庭审理的日子后,全国各大媒体都纷纷聚集,争相进行现场庭审的采访报道。控辩双方庭上的激辩,引发了一场“九江大桥是否属豆腐渣工程”的争议,案件已跳出普通的交通肇事案,还牵涉社会对政府是否信任的问题。
肖燕并没有不加调查论证而简单采信事故调查报告结论或轻率下判,她走访了参与事故调查的广东海事局、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主要部门,会见了当时参与事故调查的相关人员以及具有路桥专业知识、船舶专业知识的专家证人和技术人员……
做到了这些,肖燕仍然不满足,她要还原一个“真实”的案发经过。她让技术人员模拟事发的情景,这在国内司法实践中并不常见。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有关九江大桥的原始数据、水深数据及肇事船舶在案发当时的航行方向、速度、现场碰撞情况等信息被录入电脑,通过电脑技术制作进行事故发生时的模拟演示。
辩护人认为一个桥墩被撞却引发多段桥面坍塌,很可能是大桥自己坍塌,而且当时大桥正在封路维修阶段。但是经过还原撞桥情形,肖燕却发现,九江大桥是牵引而成,两个桥墩之间并不只有一段桥面,相互之间拉扯保持平衡,一个桥墩断了,就会造成受牵引的多个桥面坍塌,这种设计尽管存在设计缺陷,但在当时的大桥运用非常普遍。
九江大桥是不是豆腐渣?案发时大桥刚刚接受了承载和抗力测试,一切都是合格的。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通过调取案发后媒体在现场报道的视频和图片,肇事的运沙船远远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案发时,这艘船满载,顺着汛期的河水前行,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这一击来得不仅迅速而且猛烈。
最关键的一点,通航与非通航的桥墩抗力相差甚远,设计上前者更注重防撞,而肇事沙船最大的错误是驶进了非通航水域,撞上了那里的桥墩,这就是认定船长石桂德是过失犯罪而非故意的原因。通过严密推理、深入分析论证,识破了辩方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的观点,“九江大桥属豆腐渣工程”一说不能成立。
海珠区法院一审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船长石桂德有期徒刑6年。判后,肖燕将相关论证材料以幻灯片方式向公众、各大媒体进行了展示。石桂德提出上诉,目前该案仍在二审阶段。
个人资料
作为法官经办两个惊天大案
肖燕是海珠区法院优秀女法官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举国震惊的“九江大桥坍塌”涉罪船长石桂德交通肇事案,还有震惊羊城的“影城花园人质事件”,均是肖燕所经办。2006年调入刑庭至今,肖燕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687件,涉及各类刑事犯罪分子2260余人,是全院历史上办理刑案最多的法官,改判率和上诉率全庭最低。她审结的案子至今为止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案件,无一投诉。
作为母亲
字条交流激励儿子考上中大
旁人眼里,肖燕外形冷峻、做事雷厉风行,但她作为一名离异单身母亲的辛酸往事却鲜为人知。卸下法袍,照顾双亲和抚养儿子的重担都落在她一人身上。因为加班是一种常态,肖燕只能经常让儿子饿着肚子等她回家做饭。2004年,父亲又因患心脑血管疾病引发中风,全年瘫痪在床,起居、饮食、理疗等事务和责任都落在她一人身上。
肖燕无暇顾及儿子的功课,更没有时间陪儿子出去玩,母子之间甚至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于是肖燕用写字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将要说的话都写在字条上夹进课本,这一举动使儿子感到妈妈没有忘记他。
可喜的是,儿子从小就很懂事,也很理解她。每当儿子从报纸、电视、新闻报道里、网络上看见妈妈的身影,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兴奋。在高中阶段,儿子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数学物理多次获全国竞赛奖项,2012年又以647分的高考总分被中山大学录取。